曬書市集
紅刺蝟人像攝影美學

紅刺蝟人像攝影美學

  • 定價:420
  • 優惠價:937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5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知名攝影師 紅刺蝟──首部攝影鉅作
  首度公開攝影美學之精華集結,賦予作品敘事、感情、生命力。
  著重攝影思維與美感,是你突破創新的最佳訓練。
  開啟攝影者的想像力、觀察力、鑑賞力,從作品風格中探索氣質與深度。

  美,是一種感受,一種敏感度,更是一種感情。
  談攝影,不如先談美感,美感瞭解了、認知了、培養了,那麼,攝影也不過只剩下技術層面。

  本書是由擁有濃厚美術繪畫背景的知名攝影師紅刺蝟,以自身的拍攝經驗與美感認知撰寫而成,藉由西洋與中國繪畫的構圖與色調來探索攝影的本質,並透過攝影作品解析如何選景、構圖、光線、引導、配色等五大項基本攝影要素。在觀看每幅作品時,彷彿進入了拍攝當時的敘事空間。此外,提供攝影技巧的建議與練習,讓攝影愛好者能夠更加瞭解自己的拍攝目的,以及傳遞攝影創作的意念,並協助發掘每個人潛在的獨特審美能力,藉由拍出、塑造出有深度與品味的作品,找到自我風格與方向。

  我們生活中太多平凡物
  都藏著不平凡
  重點是你能不能去看到那些不平凡
  發現那些不平凡。

  本書雖以人像攝影做為主軸,但更深層次是在敘述美學,如何從生活中發現與鑑賞美的事物,如何將身旁的元素運用到攝影作品中,作者提供了一些捷徑與啟發,讓讀者在創作上能有新的詮釋,重新認識人像攝影!

-精彩主題-

  『選景』 Scene
  善用生活中最普通的景,達到具張力的畫面,用心去觀察,樣樣皆是構成,俯拾皆是元素,處處皆是景。

  『構圖』 Composition
  平衡,是成就一個畫成敗最主要的元素,而比重過於平衡,則突顯呆板,在不平衡當中維持平衡,去強化影像構成的力量與變化。

  『光線』 Light
  如果說構圖是構成畫面平衡的最重要的基礎,那麼,光就是製造氣氛的最佳要素。光線、陰影、倒影、反光、折射都可應用於畫面,甚至成為主角,必要時,被攝主體淪為次要都可以。

  『色調』 Hue
  協調的色調可以透過景深、時間性、耀光、燈光、天氣、環境、濾鏡,以及電腦修色等多種方式來達成。

  『引導』 Guide
  拍攝人像,被攝者的任何肢體動作都是構成畫面張力的元素,而眼神與表情則會帶出感情深度。引導是要去營造律動感,捕捉有感覺的剎那,都需仰賴攝影者的美感與直覺。

  『服裝造型』 Fashion Modeling
  服裝與造型對於外拍創作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環節,本篇分享不同場景下的服裝搭配與拍攝風格。

  『敘事性』 Narrative
  凡是影像,皆可敘事,深或淺的差別而已。一個具有故事性的畫面並不是什麼都要說的一目瞭然,也不需要參雜任何八股的形式與象徵,試著讓照片帶有「想像空間」,留下延伸的伏筆,光看一個影像,就像在夢境中的一個片段,可以讓人幻想這個片段的前一分鐘,或是下一分鐘發生過什麼,或是即將要發生什麼。

  『空氣感』 Static
  一種時間、空間凝結的氛圍,而這被凝結的空間是具有立體感的,不僅僅成像於平面,它可以是靜止的、亦或是律動著,是種相當富有情感的畫面。簡單的說,是指畫面中主角看似在做「自然的動作」,卻又是「靜止的停留」。

  『繪畫性』 Painted
  繪畫和攝影的差別在於,繪畫是「創造」畫面,而攝影是「擷取」影像。繪畫可以隨心所欲改變輕重與濃淡,強化重點或是放鬆局部,以筆觸突顯線條、肌理、層次,進而表現意象和情感。攝影能否有所謂的繪畫性呢?在不利用後製塗繪修改的情況下,藉著一些方法,只用一個快門,營造出具有類似繪畫性的影像。

  『風格的鍛練與創作思考』 idea & thought
  風格就是人格,人格則是個人種種特質的總和。沒有人格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既然人格特質決定作品風格,在建造個人風格之前,請先了解自己,發現自己。

作者簡介

孫國治(紅刺蝟)

  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畢業,現任自由攝影師。

  因為一幅油畫作品《紅刺蝟》,而開始在網路Blog使用這個稱號,有著濃厚的美術背景,以獨特的美感與構思,廣受網友的喜愛與推崇。

[ 經歷 ]

  DCView數位視野評議委員
  北京城市花園婚紗寫真樣本特約攝影、講師
  法國R&F服裝型錄形象拍攝特約攝影
  彰化文興社區大學西洋繪畫指導老師
  紅刺蝟兒童繪畫教室

  拍攝過數百場婚禮紀實、婚紗攝影、活動紀實、空間形象、劇照等作品。2009年開始舉辦攝影講座,曾應邀: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攝影網站IMage01、Cam Club、台積電、工研院、資策會、正文科技、東海大學、正修科技大學、亞洲大學等攝影社。

  Blog | www.wretch.cc/blog/PUSHART

 

目錄

前言
攝影的內涵與美感
瞭解自己的[自我定位]和目標

Part1:選景
利用光線和景深,將平凡的景轉化為不平凡
在畫面中營造圖騰感
充分掌握場景特色
維持畫面中各種元素的協調性
人要融入於環境中,達成人景合一
陳舊是一種記憶的美感
選景簡易練習:運用群數 、善用豔色
過程之美

Part2:構圖
不平衡當中的平衡
中國繪畫的構圖意念
用單純的構圖引導想像空間
切頭切腳 犯忌?
在相片平面上營造空間深度:透視法、色調
離開人的視角:人像外拍、婚紗攝影、婚禮紀實、旅遊紀實、舞臺劇照

Part3:光線
凝聚光
反射光
光影造形
人造光源
穿透光
逆光
空氣光圍
時間光感

Part4:色調
利用景深
利用時間性
利用耀光
利用燈光
利用環境
利用濾鏡
利用天氣
利用電腦修色

Part5:引導
引導的方法和態度
攝影的意義是什麼?
情緒的傳達

Part6:服裝造型
熱情活力:馬來西亞檳城街頭
青春氣息:台北東區與日本沖繩街頭
個性頹廢:台中火車站建國傳統市場
時尚嬉皮:台中港貨櫃區
隨性走拍:東海大學校區
鄉野清新:花蓮王里赤柯山
活潑隨性:宜蘭南方澳漁港鄉間
沈靜空靈:懇丁龍盤山崖
性感小女人:鹿港福寶濕地河道周邊民宅及廠房
陰鬱吊詭:彰化濱海產業道路附近工廠
初秋意境:阿里山
萎靡陰鬱:高雄旗津海岸

Part7:敘事性
攝影心態的階段性演化
形式與敘事
單張照片敘事
多張照片敘事-Dream

Part8:空氣感
吹泡泡
大步的向前跑
氧氣
1.2.3木頭人
時間停留
紮實的快樂
凝結了空氣
我還是那個女孩

Part9:繪畫性
繪畫中淡畫局部的手法
人物炭筆素描
利用景深造成層次複雜卻又相互融合之感
綠色的筆觸渲染
影像可以是很浪漫的
意外失焦:筆觸調性與色塊之美
因耀光而消失的局部,就像尚未完工的人物畫
運用借色豐富畫面色調
彩墨滴在宣紙上而渲染開了

Part10:風格的鍛鍊和創作思考
臨摹與獨創
瓶頸、靈感、品味

 

作者序 我是紅刺蝟。

  八年前,因為本人一幅油畫作品──《紅刺蝟》,於是開始在網路Blog上用了這個稱號。

  當我五歲就可以徒手把一隻完整的唐老鴨畫得微妙微肖的同時,就已決定將來想走畫家這條路;很幸運,在我成長的學習過程中,一直受到藝術專業訓練,從國中美術班、高中藝術學校、大學至研究所一直專注於純藝術(Fine Art)領域的探究,目標就是訓練自己成為一個藝術工作者,也就是職業藝術家。

  不過,在台灣的環境搞純藝術跟西方世界比起來是辛苦的,並沒有那麼多的資源或市場,甚至藝術消費者的品味也是個很大的問題,身邊很多從小學畫畫的學生們以及同學,走到一個階段就轉入與藝術相近的設計領域,其實也是為了生計考量。而許多從未接觸過美術的人常會分不清楚「設計」與「純藝術」的差別,甚至覺得它們是差不多的,反正都是畫畫,但其實是兩相背道而馳,且完全不同意義與目的之領域。簡單的說,設計產品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屬於實用性的商業走向;而純藝術則是為藝術而藝術,唯一的用途是傳達藝術家的感覺或想法,相對於設計(實用藝術),反倒是追求感覺、純粹、非實用、滿足美感經驗的技術表現。

  我主修油畫,善於寫實描繪,但寫實繪畫並不是為滿足外在事物的造形模仿就可以了。例如:畫花、畫山、畫水果,如果都畫得很像、很漂亮,讓普羅大眾看的賞心悅目、雅俗共賞,並不能成就繪畫本身的內涵深度,重點是藉由這個寫實的描繪在表達什麼意涵?隱喻什麼感受?甚至一道筆觸、一個塊面、一片顏色,是否能引起觀賞者對於技術上的讚嘆之外,還能觸動情感上的感動。相對的,拍照也是一樣,如果你對攝影的要求只停留在拍出很炫麗的大景,拍人像就非要很正點、很性感的美女,或是覺得只要拍得又清楚又精緻就是好圖,若要再論其他,除了機械設定的技術之外,對於畫面上的深度什麼都無法談論,那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我接觸攝影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到今年差不多就八年的時間,目前已經是完全以人像、婚禮攝影為主業。很多人問我,當初是怎投身這個行業?剛開始會不會很辛苦?成本怎樣?客源如何?有沒有拜師?怎樣宣傳?之類種種問題。也許很多攝影愛好者都嚮往以攝影為業的SOHO生活,也看到越來越多人買了相機就往這圈子跳,我看到一些朋友本來當老師的也不教了,本來當公司主管的也辭掉了,全部投身於這個假日婚禮攝影工作,平日則沒日沒夜的修圖生活,這是我感到十分有趣的現象。

  對於攝影,我戲稱自己是走偏門上來的。我沒受過正統攝影訓練,沒跟過老師,沒當過助理,跟暗房不熟,外拍不打燈不打板,閃燈永遠設定TTL,只用JPG拍攝,不用RAW檔,修圖軟體只用Photoshop 7.0,一機一鏡拍了好幾年,不用M模式,拍照初期全用P模式配合低階單眼。所以在早期,我一直不覺得自己是個攝影師,也不是位研究相機的專家,只是個順著自己的直覺以及美感經驗在拍照的人。那時候對於拍照,只是在念書和繪畫之餘,多了份消遣和興趣,以及應付一般紀錄的需求。

  多年前在數位相機尚未普及的年代,便從一台二手的小DC開始玩起;或許是美術背景的關係,只要從相機觀景窗看出去,就無法不去思考構圖與影像本身的關係,即便只是隨意記錄任何物品,美感都自動成為第一考量,接著就會在意到照片本身感覺夠不夠特別,如何讓他更具魅力?於是很快的就迷上調色後製,常在電腦螢幕前一坐就是一整天,自己嘗試各種拉色方法,這個時期持續了蠻長一段時間,應該也是在那時奠定了一些影像處理的基礎。與其說我愛攝影,其實是先愛上了影像處理,進而回到攝影的本質。當自己可以用軟體操控影像達成心中所想的氛圍,視覺上的快感是停不下來的,也因為這樣,讓我重新回歸到傳統單眼的研究,以及底片不同沖洗方式的樂趣,巧妙地發現很多地方其實和軟體後製都有異曲同工的效果。

  以上說起來,似乎紅刺蝟是推崇以美感經驗勝過一切器材操作,不用專業相機、燈具,一樣能拍出好作品?其實,我並非如此。美感意念和攝影器材技術,到底哪個重要呢?我認為若是你要走進攝影專業領域,兩者都是該具備的要件。

  2007年,我的一張油畫作品──《陌.變異》,以寫實的技法強化手的視覺造型,但所表現的並不是只專注描繪這個物體並把它描繪得很像而已;而是以冷色調以及不太正常的姿態去詮釋一個我們平常再熟悉不過的雙手,熟悉與陌生之間,真實又虛幻的氛圍,卻以怪異又優美的寂靜型態靜止在這單純的畫面上,這種感覺其實是十分弔詭的。在這件繪畫當中,所傳遞的就是這樣的意念和感受,至於「手」這個元素,也只是一個傳達意念的視覺媒介罷了,並不是很重要。

  此作品論技術層面,我用了傳統古典寫實繪畫技法的程序、媒材,以及專業顏料及畫劑,以層層罩染法逐漸穩色,再反覆精細刻劃。在技術上,其實需要有相當程度的功力才可以達到真實的呈現;如果沒有這樣寫實的技術為先,表現的真實度不上不下的話,必定會大為削弱我要呈現意念目的力量。相反的,若只是利用寫實技術把一個手的型體畫得很真實,但沒有造型、沒有構圖、沒有色調、沒有想法,就只是一隻手畫的很像,淪為一件習作、連作品都稱不上,更別說深度了。所以回到攝影,相同的,美感意念以及器材技術哪個重要?答案必定是相輔相成的,我想說明的,就是這個意思。

  「技術」通常是指機械上的操作,而「技法」則比較偏向藝術知能面的思考。技法裡必定是包含了技術,但買技術並不會送技法。技術也比較偏重工藝物質與材料的運作方式,而技法除了展現技術之外,更有傳遞心理感受的功能,也是屬於上乘的要求。

  比較不高明的藝術家總將技術層面當作是藝術的全部,便容易形成所謂「匠氣」的作品,就是技術過分強調,內涵過分欠缺的原因,所以畫家與畫匠不都是會畫?但差別性就此而知。放眼看台灣網路攝影生態,包括各大知名攝影論壇,所有的交流平台,大多仍舊停留在攝影技術及器材的討論和研究,作品不外乎是拍大景和正妹外拍活動,而具有當代影像藝術性質的論壇和平台幾乎是門可羅雀,非美術人不會造訪。就我個人主觀分類,多數有美術、設計喜好或背景的攝影族群,所呈現出來的影像感性且隨性,對事物感受性強,情感及美感豐富,創意大膽,較不拘泥器材技術的研究,但也因為這樣的特質和個性,技術質感容易偏向粗糙和主觀,較不容易被商業攝影主流市場所接受。而另一廣大攝影族群則是所謂科技背景出身,大多為資訊工程師、醫師、商人等非藝術背景或概念的攝影玩家,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影像相較之下則偏理性、重攝影技術以及研究攝影器材為專精,作品重畫質以及攝影器材的運用技術,但也比較容易墨守成規,容易匠氣,比起前者較容易欠缺自然的情感及感性美和藝文性。

  以上只是本人很粗淺的觀察,並不代表全部。我有意寫這本書,就是希望以我個人美術背景的美感經驗,加上職業攝影師的身分,以藝術性的角度,將我所認知的「美」帶入目前的人像攝影圈,提供有意踏入攝影這條路的愛好者更多不同的視野。

  紅刺蝟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072154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9 x 24.5 x 1.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 攝影的內涵 ]
不同的內涵造就不同高度的人格、不同深度的作品。內涵,不一定指要有很高深的學問,而是面對事物的所作行為所表現出來的涵養,包括一個人的品德、眼界,以及心中隨時隨地在想的事,能影響一個藝術創作者(也是攝影者)作品呈現的氣質與深度。攝影是一種「選擇」,你決定選擇什麼影像呈現,那個影像就是代表你個人。


一開始我想強調「攝影的內涵」,並不是要表示紅刺蝟是個很有內涵的人,對於這方面,我也還在努力當中。我常稱所謂「見圖如見人」,意思就是我不用認識你,只要看到你拍攝的照片,大概就可以知道你的個性、偏好、喜愛什麼東西、平時在想些什麼、甚至是什麼樣的人,我認為這是很準的。眼前的世界這麼大,可以拍的東西這麼多,為什麼你偏偏選擇這樣的題材、環境、拍攝對象,以及這樣的表現方式?人人所見的世界都一樣,但攝影是一種「框」,每個攝影者就是把自己所喜愛的、有興趣的框起來,呈現在別人面前,告訴大家這個框裡的東西就是自己所喜歡的,就是自己的興趣和喜好,就是腦海裡隨時隨地在想的東西,甚至就是代表你自己。那麼,在這個前提之下,一個人的眼界到哪裡,深度到哪裡,大家從你的作品中便可略知一二。

例如,時下拍攝女孩子性感題材的攝影作品不勝枚舉,對於「性感」當然有很多種角度和表達方式,通常對於這類題材拍攝者絕大多數為男性。但他們是以一種男性沙文主義思想的物化角度去詮釋女人的性感,亦或是用頌讚女性優美體態與身段來呈現性感之美?(相信各位現在腦海中都已經有些畫面,應該不難理解)這些在形式上同為性感,但感覺上則是差別很大的。又例如為學習繪畫創作之人,如果鮮少走訪美術館,不鑑賞中外藝術史學書籍,也漠視當代藝術的走向,更不去瞭解其他藝術家創作的意念和想法,只喜歡一般像是路邊廉價販賣的畫匠作品,只對一些媚俗的風景畫有興趣,自認那些比較有深度的藝術作品看不太懂所以也不想瞭解,自認畫畫就是看起來鮮豔漂亮就好;如果是這樣,那麼當別人在看你作品的同時,一眼就知道你的深度大概到哪裡了。其實,這也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內涵和品味的問題,你希望別人用怎樣的眼光看你?你希望在一個專業領域中做到怎樣的層次?所以我才說眼界要廣,體會要深。就像是如果你只願意去欣賞梵谷(Van Gogh , 1853-1890)的畫,那麼永遠不會知道馬諦斯(HenriMatisse , 1869-1954)的畫好在哪哩,因為梵谷的作品比馬諦斯的要好懂太多了。

美感是人類天生具有的特性,也就是天性,所有的動物只有人類懂得審美,這是無庸置疑的。與其談攝影,不如先談美感,美感瞭解了,認知了,培養了,那麼攝影也不過就只剩下技術層面了。技術只要學就會,而美感是需要「參透」和「領悟」的,所以我對一些攝影者總是強調器材技術代表一切,或是用一堆艱深理論的學說來探究攝影的意義,卻忽略了美感的重要性,甚至把「美」排在最後,這是我比較不能理解的。

攝影,從來不是建構在任何理論層面之上,似乎每個畫面都要有相當深度的學論才值得存在,只有純粹的美就認為很虛,如此論點我就不苟同。即使畫面上只有一片紅,或是一片藍,都有單純被欣賞的價值,因為視覺情感有能力跟這個影像產生連結。在攝影或是繪畫的影像裡,看到的某道筆觸、或某種造型與色調,或許對你而言可能沒有多大感覺,但是一定有可能對某些人造成心靈上的觸動,而這份觸動就存在於那個人的生活經驗或成長過程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旅遊、生活風格】三采電子書展|電子書單本88折、兩本85折|設計我想要的人生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幸福文化
  • 時報全書系_截止領券
  • 聯經50週年